您现在的位置是:焦点 >>正文
人民币贬值提升海外配置需求 QDII或迎“逆袭”良机 币贬服务于一家海外知名投行
焦点7人已围观
简介基金公司和机构销售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在人民币贬值的影响之下,包括国内一些机构、高净值个人客户的投资咨询明显比以前增多,他们的兴趣在于如何顺应趋势,向海外进行投资或者分散资产配置。该人士表示,这 ...
基金公司和机构销售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逆袭在人民币贬值的人民影响之下,包括国内一些机构、币贬高净值个人客户的值提置需投资咨询明显比以前增多,他们的升海兴趣在于如何顺应趋势,向海外进行投资或者分散资产配置。外配该人士表示,迎良这一现象或许能给金融危机以来举步维艰的逆袭QDII业务带来一些机会。
人民币贬值改变客户兴趣取向
发生在客户群体上的人民最新动向是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机构销售总监透露的。他曾在金融危机后在香港工作了若干年,币贬服务于一家海外知名投行,值提置需旨在帮助该机构寻觅与内地券商、升海基金开展合作的外配机会。
“那几年业务的迎良开展真的是很艰难。”上述人士由衷感叹道,逆袭当时虽然内地也有一些“走出去”的理念和动作,但从实际层面来看,无论机构还是个人,对于海外投资的兴趣都不大。一方面是不太了解,另一方面,即使有零星的需求,也大多集中在比较传统的领域,例如H股或与中国主题、概念有关的一些投资标的上,而这恰恰不是海外投行长袖善舞的地方。
这位总监表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汇率问题是导致内地市场对投资海外兴趣寥寥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人民币连续多年走强,并被人们看作是几乎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因此,人们往往考虑到,投资海外的产品前提就必须保证大约2%的年化收益,否则就得不偿失,这就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投资需求。
不过,这一情况正在起变化。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趋势出现明显逆转,截至目前人民币短期的弱势局面仍未有改观。从上述这位总监与客户交流的情况来看,近期不少国内机构,通过电话和沟通会议,向基金公司咨询海外投资机会的频率都在增加。此外,自去年以来,一些高净值的个人客户,对于海外市场的兴趣也有明显提升。
“从货币的角度来看,人民币贬值如果是一个中期的趋势,那么它肯定会影响内地机构的行为;另一方面,从投资标的来看,这几年A股市场一直很不好,而欧美则明显出现了不错的机会。这方面的情况也在慢慢改变大家的看法,使他们变得对海外市场更为留意,不会像之前那样冷淡。”相关人士说。
有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在高净值的个人客户方面,对海外投资有需求的成因可能更复杂一些,其中,有一些人士和家庭或许是有意把部分资产转移到海外,或者是想多元化资产配置,这时,基金公司的QDII产品就有可能成为他们的一个通道。
QDII业务“危”与“机”并存
熟悉情况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来的“新气象”可能会给内地基金公司的QDII业务带来一些新机遇,实现逆袭改变过去举步维艰的状况。
“自从首批QDII产品”出海“遭遇腰斩以来,客户尤其是个人投资者普遍对该类产品不再”感冒“,新发的产品规模都比较小,而存续产品则不断遭遇赎回,哪怕是业绩回报做得不错,好像也难有吸引力。”一位在某合资基金公司负责国际业务的人士说。
他分析,受人民币贬值等因素推动,现在前来咨询海外投资业务的客户有所增多,但这还没有在QDII产品的规模上体现出来,应该说,前途增添了一些光明,但道路可能仍然曲折。而且从客户咨询的情况来看,现在多数还是对传统的业务,如海外的股票、债券市场更感兴趣,而在创新、另类投资等方面则并不活跃。
虽然QDII面临的机会比以前好,但在香港与内地基金互认的脚步渐行渐近的背景下,基金公司QDII业务遇到的挑战也很大。例如,如果金融市场开放力度加大,资深的投资专家可以在内地募集资金,帮助客户在香港投资于优秀的基金产品,这样就会使内地基金公司无法展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的QDII业务必须找到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地方,否则,直接和海外机构硬碰硬,一些QDII产品可能就会被市场淘汰。”他如是说道。
标签:人民币贬值|qdii|业内人士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Tags:
转载: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网络,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创界云坊”。http://vmnt.hrtwrk.com/news/89c26399647.html
相关文章
三大指数跌超1% 电力板块逆势大涨
焦点大盘今日早间探底回升,午后三大指数再度跌超1%。板块方面,电力、燃气、贵金属、金属新材料等涨幅居前,计算机应用、传媒、计算机设备、互联网电商等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报3150.62点,跌1.48%, ...
【焦点】
阅读更多饭店包间安装摄像头 个人隐私怎么保护
焦点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张恒)“我和朋友正在包间聚餐,突然发现包间左上方一个摄像头正闪着‘红灯’录像,把我们在包间里的举动、谈话都录了下来,这是否侵犯消费者的隐私权?& ...
【焦点】
阅读更多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重阳节消费提示:识别“坑老陷阱” 警惕“神医”“神药”虚假广告
焦点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10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老年消费者要识别“坑老陷阱”、 警惕“神医” &ldquo ...
【焦点】
阅读更多